
一、LYXCS-3000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磁仪剩磁的危害 1.1 引发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使变压器的投运频频失败; 1.2 变压器出线短路故障切除时所产生的电压突增,诱发变压器保护误动,使变压器各侧负荷全部停电; 1.3 A电站一台变压器空载接进电源产生的励磁涌流,诱发邻近其他B电站、C电站等正在运行的变压器产生“和应涌流"(sympathetic inrush)而误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 1.4 励磁涌流会导致变压器及断路器因电动力过大受损; 1.5 诱发操纵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 1.6 励磁涌流中的直流分量导致电流互感器磁路被过度磁化而大幅降低丈量精度和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 1.7 励磁涌流中的大量谐波对电网电能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 1.8 造成电网电压骤升或骤降,影响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二、LYXCS-3000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磁仪主要性能特点 1) 采用砖利技术-直流变频衰减原理; 2) 三相变压器只对B相消磁就能达到消磁的目的; 3) 具有自动稳流判断、16位AD数据采集处理功能; 4) 具有手动/自动消磁模式,共5种消磁模式; 5) 消磁速度快-单次由30min提高到不大于3min; 6) 消磁效果明显-单次由80%提高到90%以上; 7) 可直接利用直流电阻测试的电流线,方便与直流电阻测试配套; 8) 采用中文界面,界面清晰,实时显示消磁进度; 9) 适用于35kV及以上大型电力变压器及互感器投运前消除剩磁;尤其是针对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大容量变压器; 10) 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非常适用于现场。 三、LYXCS-3000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磁仪主要技术指标 1、消磁电流:5A、1A、200mA、5mA可定制 2、消磁方式:手动、自动 3、消磁时间:手动 3min/次 自动9min/次 4、消磁效果:大于90%/次 5、消磁进度:0~100% 6、工作电源:AC 220V±10% 7、电源频率:50Hz±1Hz 8、环境温度:-25℃~50℃ 9、环境湿度:≤90% 10、重 量:5kg(不含测试线) 四、 LYXCS-3000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磁仪面板功能介绍  ⑴ 消磁输出:接被消磁的变压器或互感器套管。 ⑵ 液 晶 屏:显示消磁状态和进度 ⑶ 电源开关:AC 220V电源开关 ⑷ 复 位:中断仪器工作/选择消磁电流 ⑸ 启 动:启动消磁输出 ⑹ 接地端子:与地线连接 ⑺ 交流220V:接市电AC 220V电源插座 五、LYXCS-3000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磁仪使用说明 用标准电源线把仪器与外部AC220V电源连接,用接地线将接地端子与大地连接,消磁输出端子接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两端,消磁输出不分正负。如果是单相变压器接A和X,如图1所示;如果是三相变压器只接B和0,如图2所示。 

图2 三相变压器消磁接线图 说明:三相变压器只对B相消磁就能达到消磁的目的。 1、接好测试线后,打开电源开关,液晶显示: 
2、系统进入“自动/手动模式"选择菜单液晶显示:
3、按“复位"键,循环选择“自动模式"或者“手动模式", 闪烁的字幕表示当前选择的模式,再按“启动"键,表示确定了之前的选择。 A、若*初选择的是手动模式, 按“启动"键,系统进入“手动模式电流选择"菜单,液晶显示:
按“复位"键,循环选择5A、1A、200mA、5mA,闪烁的字幕表示当前选择的电流档,再按“启动"键,表示确定了之前的选择,并开始消磁。仪器手动消磁一共有4种,分别为:5A标准消磁、1A标准消磁、200mA标准消磁、5mA标准消磁 液晶显示(其他3种组合省略):
B、若*初选择的是自动模式,上一步操作结束后再按“启动"键,开始自动消磁过程,系统自动按照5A、1A、200mA、5mA的顺序进行消磁。 液晶显示(其他三种消磁过程省略):  A、B操作(手动和自动模式的消磁过程)结束后,等进度达到100%后,液晶显示: 
4、至此消磁结束,系统自动放电,液晶显示:
5、放电结束后进入“自动/手动模式"选择菜单,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电网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职责使命。今年5月至6月,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和班子同志一道,先后赴青海西宁、湖南长沙、上海、河北雄安新区、黑龙江哈尔滨、四川成都等地,开展工作调研并组织召开公司西北区域工作座谈会、华中区域工作座谈会、华东区域工作座谈会、华北区域工作座谈会、东北区域工作座谈会暨提升电网防灾减灾能力研讨会和西南区域工作座谈会6场专题会议,深入贯彻主席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着力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网力量,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